大連免费的小v视频中醫門診部有限公司
王經理:13904085705
郵箱:lfq8794@126.com
地址:大連市甘井子區祥溢園57號
網址:www.thethirdwhitehouse.com
六淫外邪是風濕病的外因
《內經》提出“風寒濕三氣雜,合而為痹” , 並認為,雖然是三氣雜至,但因受邪次序有先後,感邪程度有偏重和輕重,發病後的症狀則不盡相同,即所謂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。風寒濕邪,閉阻經絡、關節,使氣血運行不暢,不通則痛,故而引起肢節疼痛。風邪善行數變,故行痹表現為關節遊走疼痛。濕為陰邪,其性凝滯,主收引,寒氣勝者,氣血凝滯不通,發為痛痹,表現為關節冷痛。濕為陰邪,重濁粘滯,阻礙氣血運行,故著痹表現為肢體重著,痛處不移。
如若三氣之中兩氣偏盛,表現出的症狀就複雜了。當然也有可能出現風、寒、濕三邪邪氣相當合而為病的情況,形成風寒濕痹阻證候,則具有關節冷痛、遊走不定及沉重、腫脹等三邪致病的表現。由風寒濕邪引起的風濕病,除見於行痹、痛痹、著痹外,多見於漏肩風、腫股風、肌痹、骨痹、曆節風、尪痹等病中。
在風、寒、濕中,作為外因來講,哪一種外邪對風濕病的作用更重要呢?清.陳念祖曾指出:“深究其源,自當以寒濕為主。蓋風為陽邪,寒與是為陰邪,陰主閉,閉則鬱滯而為痛。是痹不外寒與濕,而寒與濕亦必假風以為帥,寒曰風寒,濕曰風濕,此三氣雜合之談也。”但在寒與濕二者之中,更應強調的是濕邪。漢代的《說文解字》及《神農本草經》說過:“痹,濕病也”。濕邪是風濕病的主要原因,在這一點上古今的認識基本一致。
論大連風濕骨病治療濕邪有寒熱之別。不盡寒濕引起關節痛,濕熱同樣可以阻滯經脈,引發氣血不通而致痹痛。張仲景其所論及的“濕家病身疼發熱”、“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、發熱”、“濕家身煩痛”,以及對發熱的描述為“日晡所劇”等,頗似濕熱痹症,亦是今日西醫之“風濕熱”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