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
位置:在食指橈側緣,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線。
操作:將小兒食指固定於術者左手虎口內,以右手拇指外側緣推之。自指尖推向指根稱補大腸,自指根推向指尖稱瀉大腸,來回推稱清大腸。100~500次。
作用:補之固腸澀便,瀉之清利髒腑之濕熱,平補平瀉導積滯。
主治:積食,口瘡,痢疾,泄瀉,肛門紅腫,脫肛,翻肛,便秘。
說明:大腸有固腸澀便之功,但水瀉(即濕熱瀉)時,應以利尿為主,小兒推拿治療推大腸時先用瀉法、清法,等尿多後再用補法;裏急後重時先用瀉大腸,症狀緩解後改為清大腸或補大腸。虛證、脫肛者要用補法;翻肛、肛門紅腫、便秘者用瀉法或清法。
